原全球最大尼龙管66产业丝出产商杜邦尼龙业务分离为英威达公司后,尼龙产业丝已转让给土耳其可萨公司。目前可萨占据了世界气囊丝50%的市场份额,正在上海建设年1万吨的气囊丝和高速缝纫线出产线,将于2008~2009年投产。
2003年12月,为挣脱孟山都遗留的沉重债务负担,首诺公司向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,目前还处于破产重组阶段。作为破产重组的一个步骤,2005年封闭了在美国的一条年产1.5万吨的尼龙66产业丝出产线,该公司约占全球产能的27%。因为首诺产能比较分散,竞争力有所下降。
法国的罗地亚曾是全球第二大尼龙66供给商,但近年来其财务状况一直不佳,为扭转经营局面,已先后剥离了一些经营不佳和非上风的业务。2006年底,将其尼龙管产业纤维的业务(包括尼龙6和尼龙66产业丝和帘子布)出售给了巴黎的投资公司BCP,目前其业务由日本的NEXIS公司经营,约占全球产能的10%。
日本旭化成公司产能约占全球尼龙66的7%。今年4月旭化成将其尼龙66产业丝业务由纤维部分划分到了化学部门。此外,2004年8月旭化成、住友和Sominoe三家公司公布成立出产安全气囊丝的合资工厂,将利用旭化成在气囊丝方面的专利技术。目前,其已将部门尼龙66重产业丝产能(约6000吨)转向了气囊丝出产。
不乱的原料供给是对产品质量最有力的保证,各大尼龙出产公司在结构调整后,开始向着“一体化”发展。企业加强了对原材料供给、尼龙管产品制造等过程的控制,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,减少了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。
新闻中心